說蓬萊是一座仙城,想來不會有人反對。因為懂得所以超脫,因為超脫所以飄逸。神話傳說中,這里的一草一木都似乎帶著神圣的靈氣;飄渺山水間,似乎有仙人羽衣翩翩而來;人們虔誠的眼神中,對萬物有靈的信仰讓這里的空氣都通透無瑕。身處蓬萊仙境,真是人與神仙同居,境與天宮比美。
在蓬萊的辭典里,仙是百味之首。這是海的味道,山的味道,風的味道,陽光的味道,也是時間的味道,人情的味道。這些味道,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、鄉親、念舊、勤儉、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,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,哪一種是情懷。八仙過海的身影似乎未曾遠去,海市蜃樓在海的那一邊若隱若現,古老的傳說帶來神秘的色彩,蓬萊,如仙如幻,讓人分不清現實與理想。身處蓬萊,仿佛與神仙比鄰而居。
凡到過蓬萊,或聽人說過蓬萊的人,都被一個仙字強烈地吸引和震撼,這個城市像神話傳說故事一樣古老,像仙女一樣美麗多情,像仙境一樣充滿仙氣。古老、多情、有仙氣是蓬萊的城市品格。在中國道家文化里,成仙是很重要的使命,是做到長生不老,脫離生死的境界。蓬萊是中國東方神話的策源中心,蓬萊就是仙境的代名詞,白居易的《長恨歌》中有:“忽聞海上有仙山,山在虛無縹緲間”寫的就是蓬萊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——海市蜃樓。蓬萊神仙文化源于“三神山”,而“三神山”則源于海市蜃樓。由于特殊的地理、氣候和水文環境,蓬萊成為世界上出現海市蜃樓最多的地方。隨著“三神山”傳說的宣揚和人們求仙欲望的增強,激發了世人尋找長生不老之藥的熱情,尤其是古代帝王東巡尋仙活動的興盛,更賦予蓬萊這個地方更加神秘的神話色彩,隨后,“八仙過海”的傳說又與蓬萊結合在一起,更增加了蓬萊的神話色彩。正因為有了神仙文化的深厚積淀,蓬萊才有了“人間仙境”的美譽。
苞米碴子是北方的特產,也是北方人性格的寫照,苞米碴子倒在地上響聲每個都清楚動聽,叮當作響,每個苞米粒子都有自己的聲響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代表了北方人干脆利落,說話響當當的風氣和豁達的漢子氣質,與多數北方城市北方漢子略顯粗狂的苞米碴子性格不同,蓬萊性格更像是有分寸的海蠣子,更講究“內涵”,外表的殼看起來粗糙無比,毫無光彩,但是內里卻是鮮美多汁,營養豐富的肉質,肉色青白,質地柔軟細嫩,爽滑無渣。用山東的至圣先師孔子的話來概括就是“直而有禮”。不溫不火,憨直中有靈氣,直率中有思考,既保守又開放,蓬萊性格就是海洋文明與陸地文明結合的產物。
蓬萊經過幾千年的修煉,終成正果,驚艷四座,她具有北方務實、奮進、誠懇的品質,又有南方的靈秀,溫潤浪漫的風彩。可以說這是中國城市中不多見的嬌女。雍容中見清秀,時尚中有傳統。蓬萊隸屬煙臺,煙臺的“煙”字恰好就是蓬萊這種特色的寫照:煙霧飄渺透靈氣;嫣然一笑中透秀氣;煙雨蒼茫中透仙氣;煙海浩瀚中透運氣,“煙”是嫣然一笑的美麗誘惑。蓬萊有海市蜃樓有長生不老之法,所以在蓬萊的旅游更能帶給游客運氣,在蓬萊的假期結束了,但是沾到的運氣還會繼續。要從旅游的概念上來對待故事,旅游是最后的目的。一個城市有仙氣是很難的一件事,具有運氣更是難上加難的事。八仙與道教中的其它神仙不一樣,均來自民間,由于機緣巧合得道成仙,從成仙的故事看,這是要靠運氣的,這里能讓你轉運。這個仙,有三個層次的仙,即:“先”、“仙”、“鮮”。
微信公眾號
新浪微博